新浪航空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民航局对治理航班大面积延误祭出新招,对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成都双流、西安咸阳、昆明长水八大繁忙机场,执行除天气和军方活动外“不限起飞”的举措。同时,媒体还据民航局空管局人士分析称,这是民航局下力气治理航班大面积延误的重拳之一,其重要意义是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航班正点起降的影响,减少了关舱门后,旅客在飞机上长时间等待的延误现象发生。事实上不限起飞真的能缓解航班延误的可能吗?
据媒体《首都机场等8机场禁以流量控制限制航班起飞》中称:“民航业内人士分析称,民航局此举有三大效果,第一是减少了人为的流量控制,减少各机场间的不统一协调情况;第二是放开控制,让航空公司自身提高运营控制;第三点最为现实,这种措施将增加空中管制员的单位工作量,从工作中挤时间。”且不论不限制八大繁忙机场起飞是否真的能达到上述效果,如果一条“让8个机场先飞”的通告就可以达到缓解航班延误这一顽疾,那说明此前的民航管理有很大问题和航班调控安排有很大提升空间。如果这条措施可以无法达到上述效果,那结果与此前各种大大小小的行政措施一样无疾而终。
能否减少人为的流量控制?
民航业内人士分析,民航局此举有三大效果,第一是减少了人为的流量控制,减少各机场间的不统一协调情况。“以前出现过优先放行某航空公司航班的情况,而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摘自新京报《首都机场等禁以“流量管控”限制起飞》)
业内人士称民航局此举减少了人为的流量控制。此话含义颇深,也就是变相的承认航班的流量控制存在很多人为因素。而减少各机场间的不统一协调情况,则更加耐人寻味。早在2012年11月1日,民航空管局华北地区机场流量管理系统正式启用。空管局宣称“新的流量管理系统,会根据各种制约因素自动排出未来2小时内计划飞行航班的建议推出时间,即飞机离开停机位准备滑行的时间,航空公司尽量以此为准组织旅客登机,而不是简单依照机票上标注的航班时刻组织旅客登机,从而避免旅客在飞机上长时间等待。同时飞机放行由电脑系统自动计算、统一排序,简化管制员工作程序,也更充分地利用空域时间缝隙,提高航班放行效率。”
而事实情况是该系统启用之后,空管员就曾抱怨该系统极其难用,此前未启用该系统时,空管都会人为的考虑到首都机场流量大的问题视情合理分配空中走廊及飞行安排。而该系统启用之后,北京首都、北京南苑、天津滨海、石家庄正定几个机场飞机在一个系统里由电脑自动计算和统一安排。简而言之,就是首都机场这个吃不饱的老大哥在叫饿了半天之后,不仅没有得到更多的“流量”分配,还多了几个小兄弟分食,结果可想而知。
放开控制让航空公司自身提高运营控制能减少航班延误?
业内人士称,对航空公司的运营也提出了高要求,航班排序要根据自身旅客量需求,满足大客流目的地。“航空公司不是说空管总是流量控制嘛,现在放开了,你也说不出什么了。”(摘自新京报《首都机场等禁以“流量管控”限制起飞》)
此举则更像一种推辞,以前飞机关好舱门不能推出起飞,航空公司可以把责任归咎于空管原因,流量控制这个模糊概念无法给旅客交代,因此旅客对“流量控制原因导致航班延误”非常不满,不明所以的旅客分不清空管与航空公司,因此会向航空公司讨要说法,而航空公司则会解释此为空管原因,因而旅客矛头就指向了空管。现在则是,空管不限制起飞,航空公司自行调配。
这时,最大的弊端则显示出来了,全国的航班数量没有变,航班的时刻没有变,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变。唯一变的就是,以前航路拥挤没有路走的时候,飞机是停在机场等待,而现在是一股脑的放出去。就如同开车,原本都堵在自家小区,现在全堵在高速公路上。但是,飞机是无法停在空中的,遇到航路拥挤,只能盘旋。
此外,优先保障八大机场起飞,但是这八大机场互相之间的航班恰恰占了全国一半以上。以2013年3月的航班量为例,上海虹桥-北京首都航班达1158架次居全国之首,而航线晚点率也高达26.5%,居全国第六。仍以上海虹桥-北京首都为例,以最新要求保障了上海的飞机可以不受限制起飞了,可到达首都机场上空由于空中走廊有限要排队降落,只好在上空盘旋。原本在上海机场地面等待的时间挪到了北京上空而已,最后抵达目的地时间也许根本没有提前。同时,由于飞机不能在空中悬停,为了能够有足够的油量应付盘旋,航空公司不得不给飞机起飞前就多加油量,导致成本增加。
最后的结果对于乘客来说,9点从上海飞北京,计划11点到,出台上述措施前在上海机场延误了半小时,9点半起飞,11点半到。上述措施之后,9点起飞了,在北京上空盘旋了半小时,还是11点半到。区别则是,以前上海-北京可以买到6折票,而现在只能买8折票,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种措施将增加空中管制员的单位工作量,从工作中挤时间?
业内人士还称, 八大繁忙机场已执行除天气和军方活动外“不限起飞”,第三个好处是,这种措施将增加空中管制员的单位工作量,从工作中挤时间。“以前有些管制区的管制员可能达不到满额的工作量,现在每个人都要绷起一根弦,说不定下个管制区就会转过来。”(摘自新京报《首都机场等禁以“流量管控”限制起飞》)
让管制员从工作中挤时间,每个人都要崩起一根弦。看到上述词汇,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这样会安全吗?要知道,管制员是指挥飞机起飞、降落、飞行的。管制员的任何错误操作都有可能影响到飞行安全。措施出台之前,所有飞机都在地面等待排队,所有问题都在地面解决,这个可以理解,实在排不上队还好飞机在地面。但是措施出台之后,8个占据全国流量超过一半机场的飞机将不受限制的飞到原本就不宽裕的天上一起飞,飞机不能停在空中,有流量控制管制员只好指挥飞机盘旋,相信玩过手机游戏《飞行管制官》的朋友一定知道,指挥满屏幕飞机降落最后GAME OVER的原因,都是因为进入这个区域飞机已经超出你的指挥控制能力了。
由此看来,民航局对治理航班大面积延误祭出的新招,更像是新瓶装旧酒,治标不治本。生活在北京的网友可以想象一下,天天堵车,以前是堵在小区里慢慢排队挪出来,上了环路和高速就一马平川了。现在是大家都一股脑的开上环路和四环,大家都在环路上慢慢挪。最大的区别就是,地上路堵了,车可以停下来等,而天上的航路堵了,飞机能停下来等吗?(文/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