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宝兴4月25日电题:难忘的第12131次飞行:穿越救援“死亡之谷”
新华社记者蔡晖、王经国
薄日渐出,重雾欲散——这是连续多日大雾阴雨后,人们第一次依稀见到了太阳。
4月24日11时,成都凤凰山机场塔台飞行指挥中心,栗国从值班首长手中接过飞赴芦山地震重灾区宝兴县紧急运送救灾物资的飞行命令任务书。
穿越救援“死亡之谷”,这是作为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陆航旅旅长的栗国自己给自己下达的命令,也是他作为直升机特级飞行员第12131次执行飞行任务。
此前,他有过安全飞行4091小时和参加多项重大军事演习的飞行纪录。曾3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汶川抗震救灾时,他是陆航空中救援主力团团长。他的空中团队,从地震灾区及时转送出3740名危重伤员。
11时13分,云雾裹抱的太阳爬上了远处的山顶,栗国驾驶的米171型直升机腾空而起。
机上装满了宝兴县灾区急需的食品和帐篷。
100米,300米……
800米,1000米……
直升机沿着崇州、寿安、蒲江、芦山航线,朝着宝兴方向一路拔高而去——淡淡的白雾,被一一甩在身后,侧身旋转的机影天姿,在天空划出淡淡的美丽。43岁的栗国坐在主驾驶位置镇静地目视前方,自如地操纵着飞机。
和他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朱葛,领航员关民军,机械师谢中伟神情一样镇静。另一架黑鹰直升机紧随其后。
12时08分,直升机飞过芦山县城上空,直升机拔升到2320米。
再有2分钟,“死亡之谷”就要到来。
栗国瞄了一眼副驾驶的位置,伸出左手大拇指,向朱葛示意。
考验就要到了。朱葛侧脸向着栗国微微点了点头。
此刻,舱内的新华社记者耳旁似乎突然听不到直升机特有的巨大轰鸣声了,突然,直升机在空中振动了两下,记者的心顿时悬了起来。
这是栗国用他独有的空中语言,在最后一刻提醒机组和僚机。
栗国心里明白,精力高度集中,是战胜飞行“死亡之谷”的唯一法宝。只有精力高度集中,驾驶技术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时10分,直升机飞抵青衣江上空的禾林坝。
空高:2500米。
能见度:约160米。
直升机由左及右,在空中拐了一个弯,沿青衣江进入大峡谷。
大峡谷由东向西,由低而高,崎岖险峻。喇叭形的山谷,越飞越窄,拦腰漂浮的雾层越飞越厚。峡谷山腰,是密布绵延的高压电网和雾团,使直升机可飞行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栗国不停地调换飞行高度,时降时升,时左时右,速度一降再降。
镇静!镇静,再镇静!栗国沉着应对着这一切。
直升机在空中与山峰、大雾和高压电网捉起了迷藏,躲起了“猫猫”。
4月20日,地震发生后短短10分钟,栗国第一个冒着危险驾驶直升机赴芦山、宝兴、雅安等地实施空中侦察,及时向中央提供了地震灾区受灾情况。那一次有惊无险。但这次,是连续阴雾雨后的首次飞行,气象环境险象丛生,前途不明。栗国镇静中多了一些谨慎。
栗国忘不了自己的战友邱光华。他就是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类似的气象条件和地形中驾机失事的。栗国并不怕死,他说自己心中只有灾区的群众和任务,如果因为自己和团队,耽误了抢救群众生命任务的完成,心里不甘。
栗国说此时的他,就是一个空中“绣娘”。这是记者听到这位山东大汉说得最柔情的一句话。
从禾林坝到宝兴县,空中有32公里的航程,正常飞行最多10分钟。就是这段路,却连续几天阻断着他们的前行。
晴日满天雾,阴天雾满地。这里一年时间半年雨,时有冰雹、雷电和黑风,天时明时暗,是全国日照时间最少的区域之一。
12时20分,狭小的山谷突然开朗了许多,直升机到达宝兴县灵关镇上空。记者从舷窗向下望去,美丽的青衣江在这里向右拐了一个弯,清澈的江水形成的江湾,成就了青藏高原东部最秀丽山镇,江北岸绿的是草木树林,花花绿绿的是村舍房屋。灵关,如青衣江牵浮的宝葫芦,闪着亮光。
直升机在云雾山涧大幅起降,继续飞行。
突然,天空变得更阴暗。栗国放慢飞行速度,缓缓让直升机拔高飞行。记者和舱内的人,屏住呼吸,相互观望着。
“过了小中坝,雄鹰也要怕”。领航员关民军对记者说,“下面是小中坝!”
记者拿起飞行地图一看,不禁一身冷汗:9道18弯,是真正的“死亡地带”。两边山峰直立,距离不足150米。
狭窄、浓雾、阴黑、高压电,形成了逃离不了的死亡盲区。冷汗浸湿了记者手中的采访本。
降落。
攀升。
旋转。
振动。
直升机如一个黑暗中摸索的盲人。
手握驾驶操柄的栗国,像没事的人一样,目视前方,在阴暗浓雾中依然让直升机保持前行。
12时30分,栗国驾机突出阴雾。记者长长出了一口气。
12时32分,飞机在宝兴县城青衣江边上狭小的马路上安全降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