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87连续事故暴露新机型问世问题多(图)

2013年01月16日 09:05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全日空全球首架波音787飞机。(摄影:陈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全日空全球首架波音787飞机。(摄影:陈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客机是块肥肉,真正能送到嘴边的没有几家;客机是块骨头,能啃得动的更是屈指可数。”

  飞机制造专家周济生的这段话,生动地总结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对发展民机产业的渴望和所面临的挑战,即使对已经“笑傲”全球民机市场数十年的波音和空客公司两大巨头来说,也不例外。

  最近,波音公司就在为其全新机型787飞机在一周内的问题连发而忙碌。从1月7日开始至1月11日的5天时间里,已经交付日本的航空公司的787飞机,相继发生了起火、漏油和玻璃裂纹等5起故障,所幸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即便如此,美国联邦航空局还是启动了对787最近发生的问题和关键系统的评估,其中涉及787飞机在设计、生产制造、供应商等全方位的内容。

  787飞机是波音公司1990年启动波音777计划后,14年来推出的首款全新机型,在2004年4月正式启动,它也是全球首款以碳纤维合成材料为主体材料的民用喷气式客机。

  目前,国内的国航、南航、海航和厦航分别与波音公司签署了41架波音787客机订单,按照此前的计划,交付南航的中国第一架787飞机,原本应在2012年年底到位,不过,由于中国民航局至今还没有向787飞机颁发型号合格证,交付时间一直在无限期延迟。

  事实上,自787飞机正式启动以来,其生产进程就一直落后于此前的计划,最终在2009年12月才完成试飞并推迟3年于2011年9月正式交付客户,而交付客户后,各种运营上的问题仍在不断出现。

  对此,多位飞机制造领域的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一个全新的机型在投入使用初期,都有一个“可靠性增长期”,在这段时间内通常会遭遇一些这样那样的故障和问题,而随着使用磨合的增加,飞机的可靠性也会不断提升。此外,787飞机也是首次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创新带来优势的同时,使用风险也将伴随。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波音公司的飞机,空客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新机型A380巨无霸飞机,也曾面临交付推迟和交付后问题频现的尴尬,而环顾目前飞机制造市场的后来者,更是无不处于艰难境地。

  比如日本三菱重工的MRJ支线客机研发,就因适航问题再度延迟至2013年末;俄罗斯“超级喷气”SSJ-100支线飞机更是在去年5月演示飞行时,撞上萨拉克山坠毁,而中国商飞公司正在研制的国产单通道飞机C919和仍在进行试航取证的支线客机ARJ21飞机,也一直遭到外界关于进度和项目本身的质疑。

  在实现安全的基础上,如何获得市场接纳和商业盈利也应值得关注。在这方面,不管是ARJ21飞机还是C919飞机,要想打破波音、空客的垄断,获得欧美西方市场的青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后来者空客公司的经历也值得借鉴。1972年10月,第一架空客A300B1原型机正式进行了首飞,但由于当时美国飞机在民机市场的地位太过强大,A300B1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叫好不叫座,16个月过去却无一架新订单。

  为了打开美国市场,空客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促销方式,免费租借4架A300给一家美国的航企使用6个月,此后如果航空公司满意,可以把飞机买下来,如果不满意,可以把飞机归还空客,最终采取这种策略才打入了美国市场。

  当时,美国飞机制造商并没有抓住时机研制出与A300相竞争的双发宽体客机,到1978年春天,由于燃油价格猛涨,市场上急需容量大、省油的客机,而当时只有双发的A300B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于是A300B的订单猛增,空客公司也从此开始走向成功。

  因此,如果可以研制出能够填补市场空隙的畅销机型,将是突破传统巨头垄断的良药,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在设计阶段对市场长远需求的准确预测论证,以及研制过程中的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的提前铺垫,就与保证飞机的安全可靠同样重要。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