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闹事件屡发乘客素质与民航服务水平需提高

2013年02月18日 10:17  上海商报 微博
资料图:1月4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一名不能办理登机手续的旅客情绪激动,跳上值机柜台。都市时报/CFP   资料图:1月4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一名不能办理登机手续的旅客情绪激动,跳上值机柜台。都市时报/CFP

  据本报14日报道,英国欧米茄数据服务公司中国区代表处总裁黄冠先生通过其实名认证的微博发帖称,荷兰航空KL898头等舱内,有6名中国乘客晚到,整个航班就等他们登机。起飞前他们又坚决不系安全带,还和机长以及空姐大声喊叫,最后机长宣布拒绝起飞,直到机场保安把他们带走,飞机才重新回到停机位加油。 

  13日中午发生在首都机场荷兰航空KL898头等舱的一幕再次令国人汗颜,也给原本祥和的春节添了堵。

  之前,国人乘机也屡屡发生类似的“机闹”事件。就拿去年来说,“机闹”丑剧就曾频频上演:广州市越秀区区委常委、武装部部长方大国,因行李放置问题一言不合,直接拿行李殴打空姐,落地后还叫来军车威胁空姐;有上海的乘客跑到跑道上拦飞机,随后广州乘客也效仿冲击跑道;有男子闯进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一家航空公司接待厅,猛踹广告牌并大吵大闹,个中原因竟然是自己路上耽误,借着酒劲撒泼:飞机为什么不等等他?

  接二连三发生的“机闹”固然有持续高涨的民航出行需求与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某些人的道德失范。“机闹”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日常生活习惯的“自然反应”,某些人习惯了耍特权,骨子里漠视秩序和规矩,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基本尊重。

  在起飞的航班上闹事更是对生命权的挑战。殊不知,飞机上发生肢体冲突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影响飞行安全的一件大事。

  毋庸讳言,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增长了,但我们一些人的精神、修养和素质却在不同程度地下滑。失身事小,失节事大,我们每个人都需躬身自省。无论贫穷与贵贱,都应该在内心敬畏秩序和道德,不是吗? (邹光祥)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