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航空讯 近日,一篇“飞北京机长需会二类盲降”的报道,把“盲降”这个词推到大众眼前,不少人心生疑惑:用盲降来应对雾霾,治标不治本吧?牺牲飞行安全保准点率,不合理吧?今天民航局回应,此规定并非针对雾霾。同时,这则令众人恐慌的消息背后存在不少误读,新浪航空为你解读,盲降不代表不安全,旅客反而将受益于航班起降率的提升。
盲降非盲目降落 护航飞机增加直接降落机会
“盲降”一词即使对经常坐飞机的人来说也有些陌生,它是普通旅客接触不到的航空专有名词,并非字面意思“闭着眼睛降”或“盲目降落”。盲降是仪表着陆系统ILS的俗称,在低能见度天气时,地面导航台与机载设施建立相关后,系统可由自动驾驶仪完成对准跑道及后续着陆等行为。有别于天气正常时的“目视进场”,此方式依靠仪表着陆系统引导飞机进近着陆,可理解为“不依赖眼睛”即称“盲降”。
我们所乘坐的飞机在抵达目的地机场降落时,接地前有一个由自动驾驶切换为飞行员手动操纵的过程,需要飞行员根据情况进行判断,降落时机由盲降标准决定。目的地机场的能见度状况,及场地灯光等因素,会影响到飞机的降落。若雾霾等恶劣天气对能见度影响较大,飞机无法正常降落,容易出现飞行偏差,此时多数航班将选择备降。而盲降将为飞机提供更多指引,使飞行员掌握位置、方位及下降高度等信息,在低能见度时仍可安全着陆。
盲降标准分三类 对机场飞机飞行员均有要求
依照盲降精密度及着陆标准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盲降、二类盲降、三类盲降。最低标准是一类盲降,天气标准为前方能见度不低于800米或跑道视程不小于550米,着陆决断高度不低于60米;二类盲降,能见度400米或跑道视程不小于350米,着陆最低标准的决断高度不低于30米;最高标准是三类盲降,即使在能见度为0的情况下,也可完全依靠仪器实现飞机降落。
除了对飞行员资质的要求,盲降对机场及飞机均有要求。盲降系统对仪表设备和机场净空的要求很高,若系统发出的无线电指示信号出现偏差,飞机可能重着陆或偏出跑道。一类盲降精度不高,可允许跑道附近偶尔有车辆、地面不平整等情况出现,二类三类盲降对场地情况、地面导航设施、运行系统都有较高要求。盲降设备精度高,价格也十分昂贵,日常养护的要求也很高,其中二类盲降要求每四个月进行一次飞行校验。
目前我国民航对国内所有民用机场的基本要求是,均需达一类盲降标准,保证至少一条可盲降跑道的配置,以满足遇恶劣天气时对飞机降落的安全保障。上世纪90年代中,首都机场成为我国首家启用二类盲降系统的机场,而后上海、成都、西安等机场启用。今年经历过年初航班延误闹剧的昆明机场,也宣布将启用二类盲降系统。今年年初,民航局对全国8个大中型机场,提出了安装、使用二类、三类盲降系统的实施方案,同时要求10大机场飞北京航班的机长,须具二类盲降运行资格。相对飞行员提升资质而言,机场提升等级更加困难。
旅客实属受益方 航企成本增加收获隐形资产
机长所需盲降资质提升,对旅客有何影响?不少人担忧此举将以牺牲飞行安全来保全航班正点率,表示担忧和惶恐。实际上,旅客所乘航班机长资质提升,将在遇低能见度天气时,增加航班的降落机率,安全标准及风险程度本身并没有改变。可以预想,新规实施后,因机长盲降资质的提升,更多航班将由备降改为直接降落。如此,便有更多乘客可以及时到达目的地,而非备降至外地机场进行长时间等候。
对飞行员盲降资质要求提升,对航空公司来说,首先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用于人员培训。目前我国商用飞行员均具备一类盲降资质,二类三类则需进行特别培训。值得注意的是,盲降要求机组整体具备配合能力,至少由两人完成,所以此类培训不针对个人,需共同进行。国内的盲降培训需经长时间的配合训练,此过程需要航空公司支付额外的培训费用。
在无硬性规定时,航企自身会进行评估,如判断哪些机场常有恶劣天气,根据不同因素权衡需要做此类培训的力度和深度,付出及回报。从收益层面讲,当飞行员盲降水平普遍较高时,该公司航班将可以满足更多情况下的直接降落,节省备降时间及花费,也会增加旅客对公司航班运行的信赖度,提升口碑及声誉。如民航局对此作硬性要求,强制航空公司实施,乘客受益的同时,航企收获更多的将是隐形资产。(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