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国产大飞机C919逐渐走向正轨的良好趋势之下,近日幸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一架新舟60涡浆支线飞机在郑州机场降落时发生起落架故障,引发起一场关于国产飞机质量与可靠性的巨大讨论。
同时,中国商飞的另一款飞机ARJ21再一次推迟了投入商用的时间,业内人士担忧,种种事件交织在一起,很可能给努力融入全球航空制造产业链的中国民机制造业带来危机。
“失足”的新舟
2月4日下午,一架幸福航空的新舟60航班在郑州机场落地时前起落架意外收起,机头触地,幸无人员伤亡。
对于一向“不待见”涡桨支线飞机的航空公司而言,目前国内在运营最多的此类机型,便是中航工业下属中航飞机出产的新舟系列,主要由幸福航空及奥凯航空运营,其总数加起来尚不足30架。
“事故适逢春节假期,并且通过社交网络图文扩散,引发高度关注,并有大批媒体跟进报道,影响非常大。”一位接近中航飞机的人士对笔者表示,“国产民机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希望可以被客观对待,而不是带有偏见或者被一棍子打死。”
此次事故直接引发出关于国产飞机质量及可靠性的巨大争议,更不乏有知名人士在社交网络发表评论,认为国产飞机不值得信任,中国没必要自己造飞机,只需要从国外采购即可。
尽管此次事故仍在调查阶段,但新舟60自投入运营以来在国外接连发生过多起事故,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该型飞机的不足之处。
根据中航工业方面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新舟60一共获得了超过200架订单,已经交付给16个国家的27家用户,共88架飞机。
“因为适航认证的限制,销售的目标都是与中国签订了双边适航认证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出于市场推广方面的考虑,销售价格是非常低的,”一位从事飞机进出口贸易的人士透露,“因为本身是从成熟机型改进而来,所以飞机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在制造工艺以及质量把控方面肯定与先进的民机制造有着不小的差距。”
延误的ARJ21
尽管在新舟系列上遭遇挫折,但中国航空制造业显然将更大的希望寄托于喷气式飞机上,并因此专门成立了中国商飞来实现这一目标。
巧合的是,与国产大飞机C919同门、中国商飞旗下的另一款飞机ARJ21-700,在2014年1月底再次传出延迟投入商用的消息。
笔者获悉,首批交付成都航空的两架ARJ21-700型飞机去年底在上海正式下线,目前仍在进行适航审定所需要的多项测试任务。虽然官方渠道并没有给予确认,但一位接近中国商飞供应商的人士已经向笔者证实了进一步延误的消息。
按照最新的进度表,ARJ21飞机将在明年中期投入使用。这已经比项目初期计划的时间晚了8年,已是研制工作开始后第13个年头。
目前该机型刚刚完成了极寒天气条件测试,中国商飞方面透露,目前4架试飞飞机已累计安全飞行2300多架次、4300多小时,先后完成颤振、失速、最小离地速度等关键科目试飞,顺利进行特种气象下的大侧风、高原、高温高湿等高难度局方审定试飞。
但业内人士担忧,新舟60的事故和ARJ21的再次延误,或对中国自主研发民机的前景仍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国产飞机的阴影
在2月11日开幕的新加坡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中国商飞如同此前参加过的多次国际航展一样,租下面积不小的场地,用于展示数量众多的产品模型。
中国商飞公布了其C919单通道喷气式客机项目的最新进展:目前已完成数字样机设计,机体结构已投产试制,相关机载系统试验已经开始,预计这一机型的第一架试飞飞机今年将进入总装阶段,系统综合试验和适航验证等工作也将同期展开。
但业内人士担心,被称为C919“探路石”的ARJ21面临的种种问题,或在国产大飞机身上重演。
因为除了自身进度与管理的挑战之外,ARJ21更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竞争。
众所周知的竞争对手,是来自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支线飞机。此外,另外一个竞争对手三菱飞机的MRJ也在进度上迫近了ARJ21。笔者获悉,MRJ有着全新设计的机体,同样使用普惠PW系列发动机,其座级与ARJ21更为接近,但因为启动更晚,整体指标更为先进。
“ARJ21已经失去了机会,”一位国外航空市场研究机构的人士对笔者表达了悲观的看法,“尽管从订单数量上来看ARJ21仍然很有竞争力,但这仍然是一个未能确定的项目,最终这些订单有多少会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他看来,中国支线航空的市场并不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都会是这样的局面。
“如果他们真想将飞机销售到中国之外的国家/地区,就必须明白有些商业惯例方面的规定是必须遵守的。”最近,支线飞机制造公司ATR首席执行官Filippo Bagnato公开对媒体表示。据悉,现在为数不多的销售到中国之外的中国客机,都是伴随着“提供20年贷款,每年1%的利息及三四年的宽限期这种融资方案”销售的。
种种阴影之下,中国的国产大飞机之路看起来迷雾重重。(作者 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