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涂露芳)飞机关舱门后迟迟不能起飞是目前航班延误的投诉焦点。记者昨天从民航华北空管局获悉,经过三个多月试运行,华北地区机场流量管理系统11月1日将正式启用,发挥缓解航班延误的功效。数据显示,系统试运行期间,首都机场出港航班增长2.94%,而航班正常率提升了5.73%。
今年“十一”长假首都机场客流激增,日均运送旅客23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但航班正常率水平较高,尤其出港航班正常率达到80.25%。“试运行的流量管理系统让航空公司尝到了甜头。”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华北地区航班放行空管人员与航空公司并无协调机制,基本都是航空公司按航班计划起飞时间组织旅客登机,再由机组向塔台申请起飞。空管指挥人员综合考虑流量限制、飞机间隔、停机位等综合因素,人工算出预计起飞时刻,再指挥飞机推出、开车、滑行。一旦天气异常或航路繁忙,飞机就可能在跑道上长时间等待,从而激发旅客与航空公司的冲突。
新的流量管理系统,会根据各种制约因素自动排出未来2小时内计划飞行航班的建议推出时间,即飞机离开停机位准备滑行的时间,航空公司尽量以此为准组织旅客登机,而不是简单依照机票上标注的航班时刻组织旅客登机,从而避免旅客在飞机上长时间等待。同时飞机放行由电脑系统自动计算、统一排序,简化管制员工作程序,也更充分地利用空域时间缝隙,提高航班放行效率。
|
|